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

是年輕人草莓,還是工作太不吸引人?

這篇文章是我在udn的專欄(原文在此),寫文章的時候找了許多就業與失業的統計數字,但有許多地方還有待深入(考量到各種成本,一個人要做調查還是有難度啊……)。這篇算是點燃引信吧,如果能讓更多人對「工作觀」「工作型態」帶著好奇心、想研究的話,就再好不過了。

=====正文開始=====

自從2009年政府推動「22k政策」以來,台灣社會的「世代對立」就愈來愈明顯。年長的一代說年輕人是草莓族,失去台灣勞工固有的勤勉打拚精神、競爭力低落;年輕的一代則回頭批評老年人霸占資源、放任企業剝削勞工,未來還要坐領高額退休金,讓孩子的負擔愈來愈沉重。

年輕人草不草莓、有沒有競爭力,是永遠也爭論不完的問題。但在下結論之前,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:年輕人沒工作(無論是失業或不想找工作)也許是因為「上班」這件事已不再吸引我們,我們需要新的工作觀與工作型態




青年失業高漲已經是全球現象。大約2000年開始,台灣「整體失業率」和「青年失業率」的差距就逐漸拉大(見【圖1】)。拿2013來說,整體失業率大約4%,但20~24歲的青年卻有高達14%的人想工作卻找不到工作。

失業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初次尋職遭遇困難、景氣不好公司不徵人、對公司提供的工作不滿意、女生結婚或生育、必須忙於家務等等。

然而從【圖2】的統計數據看來,1995年以來唯一穩定成長的失業原因卻是勞工「對原有工作不滿」,這個數字20年來成長了3倍,如今在48萬失業人口中,有超過16萬人是因為對工作不滿,占所有失業人口的最大比例

愈年輕,失業率愈高。值得注意的是20~24歲的青年失業率(綠色)自2009年以來就居高不下。
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

藍色:2001年網路泡沫、2009年金融海嘯兩大不景氣,造成企業縮編。
紅色:撇開環境因素,唯一穩定成長的失業原因是「對原工作不滿」,20年成長了3倍。
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

所謂失業是「想找工作而找不到的人」,這些對工作不滿、想換工作卻失業的人可能算是有競爭力了。台灣社會對年輕人最大的批評是「不想找工作」靠爸靠媽又啃老,所以我們也來看看,到底又是什麼原因造成年輕人不工作

年滿15歲卻不工作,最大的原因當然是求學,40年來台灣的學生數量不斷成長。然而【圖3】告訴我們,2000年以後,學生的人數不再成長,造成非勞動力的「其他原因」(包括賦閒、傷病等因素)卻不斷增加,13年來成長了2倍,現在有近100萬人因為賦閒而不想找工作。

當然你可以說這些人只不過是沒在就業、不上課也沒受訓的尼特族(NEET),有什麼好管的?

然而,當我們發現台灣社會十年來成長最快的失業原因是「對工作不滿」、成長最快的不勞動因素是「原因不明(賦閒)」,除了宣稱這是年輕人喪失競爭力,也可以反轉觀點,懷疑是不是「上班工作」這件事喪失了競爭力?

2000年以後,因為「其他原因」而不想工作的人愈來愈多。13年來成長了兩倍,達到近100萬人。
這100萬個「其他」才是值得觀察的重點,為何我們愈來愈不想就業呢?
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
40年來,台灣社會對於「就業」的想像圖沒有變過:這是一件需要每天從事8小時、月初固定領一筆薪水、有老闆管你、需要知識(所以受教育很重要,比如廣告裡爸爸要把買車的錢省下來,給兒子繳學費)的事情,沒意外你可以持續做20~25年,等它結束之時會有一筆退休金,讓你永遠不必再工作。

你可以預期這份薪水足夠安身立命,因此也有了「生涯規畫」「職涯發展」的概念,告訴你幾歲應該當主管、幾歲當上總經理很厲害、幾歲以前最好存到100萬。

對一般人來說,「上班」的競爭力在於收入穩定可預期,能完成買房娶妻生子所需,而且只要努力一段時間就可以退休,雖然25年不算短,但在人生的最後總還有一些時光可以逍遙自在。不論工作成就高低,光是這種穩定感就能讓我們放心,知道自己愛拚才會贏。

可是40年後的台灣,上班的薪水買不起房(娶妻生子就先別提),40歲靠公司配股致富的科技夢不再。退休年齡不斷延後,不無可能從60、65一路延到75歲,年輕人必須面對長達50年的職業生涯,還拿不到退休金……而這個生涯再拚都不太會贏的時候,上班就業的競爭力當然就降低了。

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計報告,台灣的勞動人口在2012年抵達高峰,2015年開始下降。到了2030年會整整少掉200萬的勞動人口,2040年會再少掉近200萬。這400萬勞動力的缺口,不靠延後退休年齡或引進移民就無法解決。可想而知,40年前決定好的「上班工作」就業型態肯定要改變,才能因應社會的發展(或者說,重拾它的競爭力)。

2030年,台灣勞動人可會比現在少200萬人,不靠延後退休年齡和引進移民,就無法解決這問題。
未來年輕人可能要面對長達40~50年的職涯……
資料來源:國發會人口推計報告

未來的新工作不會保障我們享有上一輩的退休待遇,現在的年輕人50歲時可能還得繼續工作20年以上,長達50年的職涯如果只做一件事情,就顯得太無趣了。

未來我們也許會工作幾年就先「退休」幾年,學習一段時間之後,再投入下一階段的工作生涯。全職上班的形態應該會逐漸減少,各種零碎、組合式的工作慢慢增加,這讓我們保持健康,也有時間發展工作之外的興趣和專長。

古早時代的農人並沒有什麼「退休意識」,活多久就工作多久很自然,藝術家也一樣,甚至還有人希望自己死在舞台上。或許不久的將來,「退休」會變成一個奇怪的舊觀念也說不定。

而當大部分人的職涯比他效力的公司壽命還長(即使成功公司也一樣),員工忠誠度就失去意義。工作者必須先對自己的專業忠誠、對自己的工作夥伴忠誠,最後才是對公司忠誠。

65歲還要工作的老年人,可能會轉成臨時兼差性質的顧問,或負責專門工作、做完就離開。而因應這麼多零碎的就職方式,未來一個公司的正職員工很可能還占不到一半,公司的人力資源又要怎麼管理?

當一個社會發生轉變,質疑現在的年輕人不再像以前,是最直觀也很容易短路的想法。但如果你不能期待葉啟田引領歌壇流行30年,為什麼又要在五月天的時代裡,批評少年們不再高唱〈愛拚才會贏〉?

在人口遞減的社會,年輕人草不草莓不是問題的重點,值得研究的是怎樣的工作型態在五月天時代才有競爭力、能吸引足夠的人才,而不是期待葉啟田復辟,好讓年輕人像30年前一樣、用30年前的工作觀來打拚。



2 則留言:

  1. 在就業市場裡
    當勞動心人口變少的時候
    物以稀為貴,錢就要給多

    錢不給多,說什麼都沒用......

    回覆刪除
  2. 還有一個因素
    過度加班和職場霸凌
    把力氣耗盡了!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