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

單車環島遊記(Day4):踏上400年前的道路

大家好~~單車環島系列又回來了。

因為今天有網友在Day3(點這裡)留言,讓我又燃起了寫遊記的愉快心情!

想來,在去年10月中進行的旅程,到現在已經過了5個月,我才寫到14天行程的第四天而已,搞不好一周年的時候都寫不完啊。不過我倒是希望這份遊記,是在這麼自然而然的狀態下完成的。

話不多說,我們一起進入Day4的旅程吧!

先附上當天的路線圖~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環島第四天,老爸跟我從雲林麥寮出發,沿台17縣一路南下,經過台西、四湖(岔路探險進入新港海堤),進入嘉義東石(享用超級新鮮美味的蚵仔全餐!)、布袋,在台南的北門、學甲、將軍、佳里一帶,跨越了400年前的倒風內海。

最後從踏著國姓爺奪取台灣的腳步,從鹿耳門進入台南市區,住在荷蘭時代就有的台灣第一條街道──安平老街。結束了這天115.43公里的路途。





第四天旅程一開始,麥寮西濱汽車旅館就提供了貼心的服務,早上7點半就把昨天check in時選好的早餐送上。時間分秒不差,也沒人敲門吵醒你,早餐就這樣安安靜靜地掛在門上,我打開來吃的時候,奶茶還是溫熱的。

西濱小姑娘,謝謝你買來的早餐啦!

我去老爸房間一起吃早餐的時候,發現他傷口已經好得差不多,不知道是人工皮貼太有效,還是老爸有驚人的復原能力難道我是金剛狼也要告訴你嗎),4天前醫生才說要縫合的傷口,現在幾乎不用理它了。

8點半,我和老爸梳洗完畢,正式出發。

裝備檢查ok!在麥寮鄉的台17線上,出發啦!

麥寮、台西、四湖,這些都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踏上的地方。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,我直到現在,才了解到有些事情,若不是親身經歷,真的無法用同理心去感受、去體會他人的心情。

台西鄉,是台灣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方之一。這句話我只在電視上看過,看過了,我就以為我知道了,但等我真的用腳踏上這片土地,才發現我以前根本什麼都不懂

在地圖上的B點,我看到了下面照片裡的景象(照片之外還有更多)。

許多先人的墳墓被海水淹沒

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,於是下車拍照,希望留下這個記憶。雖然心裡有點擔心,拍攝先人的墳墓是否不太禮貌,但我抱著尊敬的心情,想要向更多人傳達這裡面對的問題。

這些墳墓並不是原本就泡在海水裡的,而是因為地.層.下.陷,導致海水逐年上漲,慢慢淹沒了這片土地。

在照片之外,有更多房子因為上漲的海水被棄守了,留下一間一間的空屋。雖然也有少數透天厝留在原地,但每間都看得出來地基墊高了不少(有些我目測大約一公尺)。

台西鄉,讓我體會到「地層下陷」的真正含意。
(我抱持著尊敬的心情拍照,希望不會冒犯各位先人)

「海平面漲高一公分?這有什麼問題?」
「漲高一公尺?那可以搬到高一點的地方住啊!」

我承認自己有過這樣天真的想法,等到親眼看到許多房屋被棄守,那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
我並不希望離開自己的家園,也不希望先人的墳墓被水淹,但如果真的有一天發生,大概也只能莫可奈何地接受……。海水漲高一公分,也許影響到的是幾萬、幾十萬、幾百萬人的生活。

直到現在,我才對這件事有切身的感受。跟老爸在附近的土地公廟休息時,心中的震撼還是久久不去。


隨手關燈、節約用水、隨身帶環保筷、少開冷氣、快關冰箱……,我相信這些小小的動作並不是沒有意義,只要自己肯做,或許海水上漲的速度會慢一點,至少問心無愧。至少莫因善小而不為。


9點12分,我跟老爸在台西鄉的土地公廟稍事休息。

一路騎過寂靜又低平的的台西、四湖,我發現台17線上有個指標指向右邊的岔路,上頭寫著「濱海腳踏車道」。

我問老爸有沒有興趣去看看?老爸說,這趟旅途本來就沒有計畫,反正天氣好,就拐彎進去吧!

我們沿著指標指示的「汛期救難道路」騎進去,這裡的風還是非常大,高聳的堤防就在身旁,呈現圓弧狀一路通往幾乎看不到盡頭的地方。

等我們終於發現有個樓梯上堤防時,才知道這裡叫做「新港海堤」(地圖上的C點)。站在海堤上,眼前的世界分成兩半,一半是無數方格狀的魚塭;另一半是波濤洶湧的大海(這天的的海有點陰沉、有點兇,所以我沒拍照片,只拍了陸地這一邊)。

站在新港海堤看下方,眼前盡是魚塭。身後就是台灣海峽。
新港海堤,全景圖之一(左半部)。點圖可看大圖。
新港海堤,全景圖之二(右半部)。點圖可看大圖。

我跟老爸一路沿著海堤旁的小路騎車,吹著強烈的海風,一度懷疑「這條路要通往哪裡?」「到底何時才是盡頭啊?」但騎著騎著,眼前的景色也慢慢開始變得不同。

路旁堆著許多綁成一束一束的蚵仔殼,綿延了好遠,我才知道原來魚塭裡養的是蚵仔。眼前的路愈來愈寬,砂石車也漸漸多了起來(這裡正在興建某個園區、還是某個公園之類的工程),我找機會躲開砂石車,好好拍下這些我從來沒看過的蚵仔殼。

(正是吃蚵仔煎卻沒看過蚵仔殼,台北俗)


新港海堤旁,堆積如山的蚵仔殼(應該是吧?)。

看了那麼多蚵仔,時間也漸漸接近中午,父子倆開始餓了。老爸掐指算算時間,提議我們一起到東石吃午餐

「東石的蚵仔很有名喔!」老爸說。
「可是除了蚵仔煎之外,我不敢吃蚵仔耶……」(如果可以的話我吃蛋煎就ok了)
「哼哼哼,你去了就知道啦。」

蛤?知道什麼啊?故弄玄虛啊老爸?

生蠔、蚵仔這些食物,我有心裡陰影的啊你知道嗎?


=====遙想當年分隔線=====

這是另一個小故事了……

某年我跟同學去澎湖玩,大家興高采烈地吃了新鮮海產BBQ。當我說我不敢吃生蠔的時候,每個同學都開始說服我說,哇你都不知道這有多新鮮~從來沒吃過比這更新鮮的生蠔啦!你不吃會後悔的啊!

然後我就挑戰了!歐耶!

一口咬開生蠔的我,頓時只覺得一股腥味衝進口中,猶豫了大約5秒,終究還是無法吞下去。

「快,給我個碗!!」我把生蠔吐出來。
「怎麼了怎麼了?」
「我再也不會要求女朋友幫我○○了,我現在才知道被○爆是什麼感覺,好腥啊……」

咳,差不多該收起情色話題,總之我真的不敢吃那類的東西啦。

166縣道(地圖上的E點)成排的電線桿,是通往東石的小路。

目標東石!查了google地圖之後,知道要在166縣道右轉。

從台17線彎進這條小路之後,我發現有好多住家門口都堆著蚵仔殼,比新港海堤魚塭旁的蚵殼更高、更大堆。而門口旁的小空地,就坐著三五個歐巴桑,戴著遮陽的帽子、保護用的手套,拿著工具在挖蚵仔。

「別人ㄟ阿君啊是穿西皮路,阮ㄟ阿君哪喂,是賣青蚵~」的歌聲浮現在我腦海。

但這些三五歐巴桑,一點也不像歌詞裡那麼悲傷,她們一邊剝殼一邊聊天,感覺挺悠閒、優雅的。(我很想去拍張照,但又覺得亂拍人家會被罵,最後還是放棄了)

為什麼穿西裝的就比較好,賣青蚵的就比較苦呢?

現在是科技新貴轉行,圓夢賣雞排的時代,流行歌搞不好應該反過來唱。

以前我還在當上班族的時候,總是很慶幸自己不用穿西裝,不用每天準時上班(很不慶幸的是也不能每天準時下班)。對我來說,那些穿著一樣的衣服,每天準時走進每棟看起來差不多的辦公大樓,中午同時一起湧出吃飯,下午共同電話訂購鮮芋仙的西裝族,看起來非常恐怖。

某位同事曾經跟我說,他覺得那景象看起來跟陰屍路裡的喪屍湧出差不多,每個人都長得差不多、每個人都在做差不多的事情,太可怕了。

我不能同意他的話更多了。只可惜,當時我們一起工作不到一個星期,那公司就關門大吉了。後來他也成為喪屍團隊的一員(我真心希望他不用的,但你知道,形勢比人強)。加油啊,祐君,但願你早日脫離苦海。

希望我們每個人,都能做自己真心喜歡的、跟別人不一樣的工作。我相信這樣的社會才是最最有創造力,並且也是最有效率的。

中午12點,終於抵達了東石著名的「修.吳氏蚵捲」。
蚵仔全餐!蚵仔煎、蚵仔捲、新鮮蚵仔(生)、還有一碗蚵仔湯還沒上菜!

嚴肅的話題講完,讓我們繼續蚵仔的故事。

不敢吃蚵仔的我,到了東石的「修.吳氏蚵捲」之後,簡直是打開了另一扇門!

蚵仔煎、炸蚵仔捲好好吃就用不說了,那份「新鮮生蚵」更是人間美味,一咬下去有如《食神》裡的薛家燕,在蚵仔上滾來滾去:「太好吃了要是我以後吃不到怎麼辦啊~~」

不只沒有平常的腥味,超鮮甜的蚵仔跟那獨門醬汁(有洋蔥、醋、醬油、薑,和其他不知名的秘方)綜合起來,爽口、新鮮又清新,對騎車騎到滿身汗的我們來說,真的是吃到爽(心裡爽、嘴裡也爽)。

老爸一臉「科科科,現在你知道厲害了吧!」的表情,在那碗我沒拍到的蚵仔湯端上來之後,老爸用他的iPad照了相,說要直接傳給老媽看,讓她嫉妒一下。

「你媽沒吃到,一定很後悔沒有一起來環島的啦!」
「喔,原來媽很喜歡吃蚵仔嗎?我現在才知道。」
「她沒有啊,但是我很愛吃。」老爸說。

呃,那媽看到照片是會嫉妒什麼呢?其實只是老爸你想炫耀吧?

吃飽喝足之後,來到東石漁人碼頭。下午的陽光變得非常強!

看到桿子上寫的字,立馬就想攀爬上去(真是要不得的個性)。
左邊綠色的船,是開往外傘頂洲的觀光船喔。

吃完中餐,老爸又提議去東石的漁人碼頭逛逛。

騎了一小段路,就抵達漁人碼頭。假日應該是很熱鬧的地方,在平日中午一個遊客都沒有,只有旁邊賣冰的店家放著舞曲充數。港口裡停著許多船,其中有一艘是開往外傘頂洲的觀光船。

外傘頂洲,是濁水溪的泥沙堆積出的沙洲,1960年代曾經有上千居民,是個連雜貨鋪、藥舖都有的聚落。冬天強勁的風吹沙可以堆起兩、三層樓的「小山」可以蓄水。但隨著河川築起攔沙壩、加上颱風的侵蝕,近年已經慢慢縮小,2007年時,島上居民只剩下一戶老夫婦。

原來外傘頂洲和東石之間的海域稱為東石潟湖,是台灣最主要的蚵仔養殖區。台灣有一半的蚵仔來自嘉義沿海,而其中又有90%在東石加工、取肉,怪不得這裡有最新鮮的蚵仔全餐可以吃!

下午2點,來到布袋國中,陽光超級猛烈。(地圖上的H點)
布袋國中對面,是大片鹽田(海?陸地?),
我以為應該是海,但對面又出現城鎮(那遙遠的是地平線?水平線?)。

下午兩點,我跟老爸沿著台17線來到布袋。這裡的景色讓我大開眼界,放眼望去一整片低平的區域,我卻分不清哪裡是陸地、哪裡是海。

我們騎車的道路旁,就是波光粼粼的鹽田(應該是海邊了吧?),但鹽田的更遠方,又出現城鎮的天際線(海的外面是陸地?這什麼狀況?哪裡才是島?)。此外,這裡連續5、6公里的路上,一棵樹都沒有(更讓我搞不清楚哪邊才是陸地了)。

我想我真是很孤陋寡聞,總認為海的外面應該都是海,就算看到陸地,也應該只是一個小島才對。沒道理我眼前既是一大片海,但海的外面又被更大一片陸地包圍……這……這算是地中海嗎?

下午兩點的太陽曬得我有點頭昏,在這沒有一棵樹、分不清哪裡是陸地、哪裡是海的布袋鎮,我過去的想法好像都被顛覆了。

最不耐曬的老爸這時當然撐不住,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陰涼的地方可以休息,在新塭運動公園附近,有一棟(不知是台電還是中華電信,你知道就長那樣,各縣市都有的)大樓陰影下休息。

過了布袋之後,沿途景色幾乎都很相似,一片和海差不多高的平地,沒有山,一條公路不知通往哪裡。

地圖上的J點,將軍、佳里、七股的中間,台17線長達10公里沒一點轉彎的超級直線!
這裡也是400年前的倒風內海。


跨越嘉義、台南的交界,進入北門區之後,我的出了一點狀況

右腿膝蓋後面的地方開始抽痛,沒有抽筋,就只是痛。我勉強騎了一段,但實在受不了,只好呼叫老爸休息一下。拉拉筋、補充水份和維他命C之後,繼續忍痛出發。

老爸跟我說不用勉強、慢慢騎就好,反正今天騎到哪裡是哪裡,隨時休息都可以。我就這麼一拐一拐地繼續上路。

說也奇怪,在這種「反正能出多少力就多少力吧」的放棄狀態,我反而更能欣賞四周的景色。心情輕鬆起來之後,腿也沒那麼痛了。

下午3點半,穿越將軍區之後,又是一個景色震撼到我。

「喂!這條路,未免也太直了吧!」

希望各位可以到前面的google地圖,拉開J點的位置,真的不誇張,這裡有一段長達10公里的直線,完全沒有轉彎(當時的我們不知道自己身在這麼猛的地方)。

騎車在路上,路燈一路延伸到我視力可及的最遠處。我跟老爸騎了快半小時還是直線,沒有轉彎,實在忍不住拿手機來google一下,才發現這裡真的是大直線。如果住在這裡,就算開車不會轉彎也沒關係吧!


這個地方(北門、將軍、學甲、佳里、七股)其實正是400年前的「倒風內海」(參考這裡),平埔族的西拉雅人居住在這裡,內海有豐富的漁產,甚至有鯨魚擱淺,之後漢人、荷蘭人陸續抵達,王家祥的小說《倒風內海》點這裡)就是敘述三個族群在這裡共同生活的故事。

這也是魏德聖導演最想拍的電影:台灣三部曲──從荷蘭人、漢人、西拉雅人三個族群,來敘述當時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──的發生地點。

老爸跟我,就在不知不覺中,踏上了400年前的道路。


下午5點,抵達四草大橋。
四草大橋上看到的夕陽,橋上有好多人在拍照。

下午3點半,我們在400年前的內海上(佳里附近),差不多該規畫今晚的住宿處了。

我們選了台南安平,因為老爸和老媽之前到台南玩,覺得住在運河邊的日子很不錯。我先用手機預定了今天的民宿「禾風館」,它就位在安平老街旁,逛街、吃飯既方便,也離運河不遠。

還剩下20公里,距離天黑大約還有兩小時,剩下的就是往前進而已。

我跟老爸一路沿著台17線,過了國姓橋、北線尾三路、鹿耳門大道,腳底下正是400年前國姓爺的艦隊攻佔福爾摩沙的路線,安平當時還是台江內海。

滄海桑田的感嘆,搭配四草大橋的夕陽,這裡的景色很美。不過再怎樣發思古之幽情,都敵不過肚子餓的反應。

愈來愈接近市區,沿路的景色也愈來愈是我這個都市小孩所能適應。紅綠燈、汽車、機車、行人,小吃店、商店、便利商店,四周燈火慢慢亮起,空氣裡也漸漸聞得到煮晚餐的香味。我跟老爸終於抵達安平。

還來不及去民宿check in,我們先直驅「同記安平豆花」解饞,各自點了一碗豆花,都還沒吃完馬上又再點兩碗。兩人四碗,解渴又解饞。

同記安平豆花,來台南必吃啊!(拍完照馬上又點了兩碗來吃)
周氏蝦卷當晚餐,今天實在太餓了。

這天晚上我們就住在安平,總共騎了了115.43公里的路程。6點半吃完晚餐,老爸累得先去休息了,不過我還有一個意外驚喜。

也在環島途中的同事,這天剛好也抵達台南。就湊一攤約出來喝個飲料。

強者我同事比我早出發大概一個星期,但他先騎過北橫、中橫、又上了阿里山(沒錯,是騎腳踏車!),跟我這種一路只騎西濱平坦道路的人不可同日而語。這天晚上我們聊得很開心,他剛從冷死人的阿里山睡帳棚下到平地,有床可以睡,感覺非常幸福。

強者我同事(中),以及一台小折騎上阿里山的強者他學弟(左)。

聊玩天、喇完賽,我也有點睏了。走回禾風館溫暖的小窩,我選的這間房間非常小,浴室更小,但是我非常喜歡。

窩在角落、靜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,就算是很小的事也沒關係。對我來說,人生只要這樣就夠滿足了。

禾風館二樓,我今晚的房間,這是環島14天裡面,我最喜歡的房間。

5 則留言:

  1. 期待你的下一篇,我是去年偶然間發現您的blog的,
    當初是因為水手服概論而來到(我也很喜歡制服 XD),

    去年夏天也跟朋友一起單車環島了一圈,
    所以當初看到你這系列也很有同感,
    只可惜文筆太差且沒有磨練過,
    無法把自己對這塊土地的感動表現出來,
    我是順時針,我這段是從台南→安平沿台17→到代天府
    中間繞去七股國聖,這段真的很熱且都沒有樹蔭,
    騎到快中暑的感覺,自己對於那段道路旁都是漁塭或鹽田的地方,讓我有種陸地快被淹沒的無力感就是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喔耶!希望大家都喜歡制服~
      被你提醒才想到,代天府那一代我忘記寫了,門樓看起來也是金碧輝煌,可是騎到那裡的時候我腳痛、又想趕路到安平,所以最後沒進去。代天府應該要去看看的啊!

      刪除
  2. 其實[修,吳氏蚵卷]的還好而已,只是名聲大
    再往裡面走的幾家店, 有些店的生蚵同樣一百元還更多
    更不用說蚵仔煎多到會覺得噁心..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停刊好久了...好想看完...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