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

水手服概論:(5.5)期間限定與角色扮演

大家好~《水手服概論》系列又登場了。

本來應該接著上一集(日本AV簡史──穿上制服篇),繼續寫1980年代末~1990年代初期,制服元素在日本AV的發展情況(脫下制服篇)。不過,昨天晚上騎車回家的路上,我經過母校的藍色大門前的一瞬間,突然有了另一個靈感。

那就是──在第一集(迷戀制服的原因是什麼)曾經提到的,高中制服擁有的「期間限定」這個特色。就算是很普通的商品,一旦加上「春季限定」「暑期限定」……等字眼,似乎就能在一瞬間提高價值,激起人們的購買欲。

而學校制服,應該是所有服裝裡面最符合(也許是唯一符合)期間限定的例子。因此,本篇文章,就要好好地探討「期間限定」這個要素為什麼如此迷人。

「期間限定」是高中制服的一大魅力來源,
當你穿上它的那一刻,就知道總有一天無法再穿上……





(期間限定,所以來張罩上一層面紗的圖,彷彿隨時要被撕開那樣。當然這也是盜圖,請大家支持青山裕企大師的作品集~~)


好了,回到正題。


既然討論的是水手服=高校制服,我們先把範圍擴大一點,想一想「衣服」究竟是個什麼東西?

人們穿衣服,除了有「實用」和「裝飾」目的之外,還有很大的社會意義──也就是,你穿的衣服,可以代表你的身分、所在的場合、所屬的階層、擁有的權力……等訊息。是讓別人可以很快速地認識你、知道你在幹嘛的一種手段。

我們常說白領階級(主管)、藍領階級(工人),醫生穿的醫師袍、上班族穿的西裝與OL套裝、運動員穿的球衣……許多服裝都有「區別身分」的功能(基本上這些服裝也可以說是「制服」的一種)。你穿什麼,代表了你是誰、你在做什麼。

不過,所有各式各樣的服裝,幾乎都是「性別限定」或「地點/場合限定」,我想來想去,只有學生制服擁有「期間限定」的特性。(如果有人想到其他例子,歡迎告訴我!)

所有衣服都分男裝、女裝(性別限定)。男生穿女裝就很奇怪、女生穿男裝也一樣(嗯,雖然女生只穿一件男生襯衫超性感的,但這不是一般情況啦)。

此外,大部分的衣服往往是「人人都能穿,只是要挑場合」(地點限定)。比如男女老少都有運動裝,都有正式的西裝(小朋友也有花童般的小西裝),都有泳裝。但我們不會穿籃球裝去跟客戶開會、不會穿西裝去海邊打西瓜、不會穿比基尼在台北東區逛街;只要換個場景,在運動場穿籃球裝、在辦公室穿西裝、在海邊穿比基尼,一切就變得很正常。

就算是名模,穿著比基尼在馬路上走也很奇怪。

但是,學生制服呢?

學生制服不是「人人都能穿,只是要挑場合」的衣服,而是「只有某個年齡的人才能穿,否則就很奇怪」(期間限定)。

從這個角度來看,學生制服超大牌的啊!其他衣服都是被人挑選,只有學生制服是「被我選上的人才能穿」,而且不論你是誰、不論你美醜胖瘦貧富貴賤,只要年齡一超過,就再也無法穿上它。

就算是比基尼、小禮服這種「身材限定」的服裝,好像你不是名模、身材不好,穿上它會很丟臉,在服裝界裡夠大牌了吧?但學生制服更嚴酷的是,即使完美如林志玲、40歲穿上比基尼都還很漂亮,但沒有任何人到了40歲還能適合高校制服的……

不用說40歲,當我們19、20歲在大學玩制服日的時候,穿著母校的制服走在路上都已經覺得不好意思了,不是嗎?

此外,對比其他「地點/場合限定」的服裝,學生制服無論出現在哪裡,都不會讓人覺得奇怪。穿制服逛街、穿制服去海邊、穿制服去看醫生、穿制服打球、穿制服開會、穿制服吃冰……一切都沒問題。

其他衣服是被人挑、被場合挑;唯有學生制服自己挑選可以穿上它的人,並且擁有「可以把穿上它的人帶到任何地方」的魔力。

怪不得,學生制服這麼有魅力呀。

所有衣服都被人挑選,唯有學生制服自己挑選適合的人,
每個人都有權力穿上它,但只要時間一過,就永遠失去這個權力。

寫到這裡,大叔我不禁悲從中來……

每當我在放學時間跑到學校門口(進行制服觀光),總覺得迎面而來的學生每個都散發著光芒。他們的臉上充滿了可能性,可以不知天高地厚、可以盡情揮霍時間、可以全力去愛人或恨人、可以笑著談論夢想而不用被笑……

他們知道明天的自己會和今天不一樣,他們還會改變,變得更好或更壞、變得成熟世故或更尖銳頑固,他們之後會被騙、會長大、會受傷、會成長。

然後,他們不再擁有穿上制服的權力,他們得到了一些什麼,卻也失去了什麼。當他們開始疑惑自己是否應該緊抓著某些東西不放,或者乾脆放棄這些可笑的堅持,這個時候,制服卻已經選上了另一群人……

我就這樣垂頭喪氣地,帶著欣羨眼神看著眼前無數穿著高校制服、散發著眩目光芒的青春肉體,回憶著自己也曾經讓誰為了我而頭暈目眩。

「在知覺與迷惘間探索的青春,是最動人、最有力量的。」by楊雅喆導演。

唉,制服論怎麼會寫到如此傷感……?

我在《藍色大門》小說裡讀到的一句話:「在知覺和迷惘間探索的青春,是最動人、最有力量的。」

高校制服背後代表的是青春(當然有美麗也有醜惡、有純真也有情色),這也是「期間限定」的最大魅力。喜歡制服的人們,其實真正喜歡的是青春吧!不論是自己的,或是眼前的其他人的,都喜歡。

作家嶽本野薔薇在《制服概論》的解說中做出一些批判:「說得誇張一點,對於喜歡制服的人來說,做為『容器』的制服很重要,但對於『內容』卻一點興趣也沒有。」

雖然上面這句話是針對該書作者酒井順子說的,但我想,真正的制服控,應該是無論容器(制服本身)或內容(穿著制服的人)都包含在內的吧!

(★以下7月23日補充)

《Cosplay──為何日本人喜歡制服》的作者三田村蕗子,也在該書序言中提出了一些批評。

她之所以寫這本書,是因為覺得日本是世界最強的「制服大國」。放眼街道上,學生、警察、消防隊這些原本就有制服的人不說,其他包括粉領族套裝、拉麵店的黑T恤制服、女僕咖啡店、搬家公司、木匠……制服已經滲透日本的各種生活領域。

在蒐集許多資料之後,三田村蕗子腦中對於「為何喜歡制服?」的問題出現了兩個關鍵字:思考停止角色扮演(cosplay)。

因為每個人都穿著制服,跟大家一樣就是最安穩的選擇……是嗎?

「因為不擅長也討厭自己思考,至今所受的教育也沒有教我怎麼思考,不如就把這個步驟省下來,單純地扮演某個角色就好。……只要穿上制服,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角色、快點變成自己想成為的樣子。」

「這不就是一種角色扮演嗎?」三田村這麼說。

因為大家都穿著相同的制服、扮演一樣的角色,只要跟隨多數人的道路走,雖然不會有什麼突破性的成果,但也不會太糟糕吧!

「只要穿上制服就不會失敗,就像抓到手邊就有的東西那樣,馬上可以得到成果」,如此低風險、高報酬的行為,讓「制服」變成了一種解放(它本來應該是一種束縛的啊!)──把我們從「為了表現出自己,到底該穿上什麼呢?要怎麼穿呢?」的煩惱中解放出來。

不用再費心去思考自己應該成為什麼人、要怎麼做到、不再需要用自己的大腦找答案、只要在被選擇好的角色裡努力,做些小小的改進,就能得到讚許與成果……

喜歡制服的人,都是喜歡這種選擇的人嗎?

我不這麼認為。

總有一天,我們要脫下制服,選擇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、穿上怎樣的衣服。

正因為是期間限定的制服,代表我們總有一天會脫下它。

穿上制服的時候,我們每個人都相似,坐在長得一樣的教室裡、使用大同小異的木頭桌椅、看著相同的黑板,聽著全國統一的課程。我們扮演著自己被賦予的角色,但是我們也知道,自己總有一天會掙脫這個角色。

穿上制服的時候,我們還有未來、還有機會、一切都還不確定,雖然很多時候我們會懷疑,這種被壓縮到相同的容器裡、變成統一規格的生活非常不合理。但在這之間掙扎的青春,回想起來我覺得非常美麗。

脫下制服之後,我們就要開始獨立、變得自由。不過獨立和自由並不代表輕鬆愉快。

我們變得要煩惱自己到底該穿上什麼、扮演哪個角色(正如三田村蕗子所說)。時常,等我們承認自己已經很難成為想成為的樣子的時候,已經沒有時間、也沒有機會再做下一個選擇了。我們老了、有房貸車貸孩子學費要付,不再青春。

這時候我們會開始懷念那段穿著制服的時光,不過所能做的也只剩下懷念而已。

「該選擇向其他人靠近、和大家走在一起,穿上制服投入安全的網裡;還是遠離人群、走自己的路,脫下制服去冒險?」

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,我們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吧!

人生就像制服一樣,我想這才是我喜歡制服真正的原因




說完浪漫的部分,那麼下次的水手服概論,當然要談的是情色那一端……

我們下次見~

(但我的青春永遠不見)


2 則留言:

  1. 下次見~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大學畢業穿的學士服應該也算是期間限定,而且還是不分性別、空間的。它的時效更短,頂多六月到七月會出現在大學校園、各個畢業旅行可以到達的景點;尤其是代表學院的領巾在在告訴其他人「我要畢業了」的訊息。同樣地,不是大學畢業生的人穿著學士服做任何事,都很怪,除非你先自己騙自己我已經是畢業生了,不然那股彆扭感是無處不在的。

    這也是一種青春吧!只是這個青春稍微不那麼青澀了點,稍微世故了點(因為要踏入正式踏入社會工作,除非繼續升學),稍微離愁了點(大學畢業朋友四散,工作甚至出國,都不再如此自由自在,想蹺課出去玩、想見面就走)。

    回覆刪除